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阳江迈进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阳江小房  2021-02-03 10:23

[摘要] 全面小康,不仅要物质的小康,更要精神的小康。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际,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侵袭神州大地,于每一个地市,都是大战大考。阳江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谋划高质量发展,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积极作为,共克时艰,创新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稳投资、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等工作为重点,多点齐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迈进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抓经济

按下高质量快进键

2020年,阳江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新突破,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020年阳江地区生产总值1360.44亿元,同比增长4.4%;全年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4.38亿元,同比增长17.0%,连续8个季度居广东全省。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一年,阳江高度重视稳外贸工作,建立协调会工作机制、挂点联系外贸重点企业机制,迅速及时解决企业防疫物资紧缺、原材料紧张、运输不畅等问题。广大外贸企业危中寻机,保质量、扩产能、拓渠道,抢占市场先机。多方合力之下,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91.7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列全省,创10年新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阳江陆续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支持工业企业稳生产10条、金融14条、保障用工15条等援企稳岗“1+N”政策措施,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企业100%复工复产。

同时,阳江坚持抓招商推项目,以“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竣工。2020年6月,总投资逾2124亿元的18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12月,131个重点工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

阳江将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平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去年,计划动工的42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完工项目10个,已动工建设32个。其中,落户阳江高新区临港工业园的东方电气阳江风电电机制造基地,2020年5月18日在阳江登记注册,短短3个月后火速动工,计划今年3月投产,项目负责人直言这是“集团史上最快速度”。

产业集群发展支撑阳江经济增长持续向好。具有阳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里,合金材料产业、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47亿元、11亿元,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优势传统产业则加快转型升级,金辉刀剪成功收购“王麻子”商标,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投产;卡夫·亨氏、厨邦、味事达等国内外知名调味品企业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调味品年产量将达250万吨,成为的调味品生产基地……

2 硬联通

建设综合交通体系

2020年12月28日,全市人民期盼的海陵岛大桥正式通车。这只是全市51个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之一。去年,阳江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0.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8%,是历史上交通投资完成的一年。

2020年,阳江高速公路建设大会战成效显著,“五横三纵两支”高速路网加快形成。海陵岛大桥、开春高速公路阳春段、开阳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阳江段、国道325线北惯至白沙段改线工程、省道540平冈至阳江港改建工程等重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后,阳江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378公里,高速路网面积密度达4.75公里/百平方公里,排在粤西地区首位。

2020年底,广湛高铁阳江段各标段全面动工建设,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港大桥施工栈道全线贯通。阳江机场项目选址、立项、可研报告、机场总规、初步设计等各项工作正加速推进,“阳江合山—珠海莲洲”短途运输航线正式通航,并规划建设海陵岛通用机场。

港口的建设发展,让阳江对外开放的步伐行稳致远。10万吨级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专用码头、海上风电码头17个泊位加快建设,阳江港J1-J2码头泊位已交工验收。吉树作业区J13、J14码头建设两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服务风电相关产品和货件出运。

如今,阳江港航道纵横交错,路网如梭,船舶如织。2020年,阳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49.77万吨,同比增长3.6%。同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阳江港口岸扩大开放,阳江港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0年,阳江“四好农村路”总投资9.4927亿元,完成省下达任务1626公里,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底化道路。全市710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客运班线,群众出行条件不断改善

3 软联通

创新平台优化环境

2020年6月,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阳江刷屏——先后举行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建设启动仪式,两实验室转入全面建设阶段。目前,共有13个风电、合金产业项目获得省科技专项资金立项。

阳江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去年以来新增3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柔性引才”是阳江实施的重要举措。2020年,全市引进了1个市级创新团队。以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和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为载体,聘用了8位院士及一批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由院士教授领衔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全市围绕合金材料和五金刀剪产业组织实施“扬帆计划”,获得省人才专项立项。

数字化建设让数据活了起来。2020年,阳江在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第三方综合评估中获92.83分,位居粤东西北梯队,16项评估指标位列全省。“云网数”体系的建立,打通了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电子政务外网,广东政务服务网(阳江)横向联接45个市级部门,纵向联通市县镇村四级,进驻事项23574项,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动动指头亦可办理事务。2020年2月24日,阳江市数字化就业供需平台正式上线,在全省率先搭建“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和“粤省事”联通共享的就业供需平台,被评为2020年全省数字政府建设案例,并荣获政务系统“模式革新金雷奖”。

依托“粤系列”平台,全市广大群众和企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分享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截至目前,通过“粤系列”移动服务平台,有1171项便民服务实现“指尖办”。其中,“粤省事”阳江专版可办事项782项,接入本地特色事项30项,包括政务服务预约、12345投诉举报、居民生活用水缴费、车位查询等;“粤商通”阳江专版可办事项389项,从企业筹建、进驻,到开办、经营、注销等全周期实现各项服务“指尖办”,市场主体注册用户6万多户;“粤政易”阳江专版实名认证账号4.7万多个,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府公务人员全覆盖。

4 新景象

打造幸福宜居城乡

绿色,是阳江人幸福生活的鲜亮底色。阳江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地级以上市行列,母亲河漠阳江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的水质,“阳江蓝”成为市民引以为荣的城市名片。

2020年,阳江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全年优良天数351天,是广东全省空气质量改善的六个地市之一。5个地表水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土壤环境稳中向好,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安全风险低。

推门见绿,出门有园。2020年,阳江已全部达到国家森林城市40项指标,推动完成79处公园绿地建设,完成水岸绿化美化452.19公里。“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林居相依”的魅力阳江正在加速形成。

2020年,康泰北路、中洲大道、发财路等10条新建或改扩建市政道路建成通车,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市容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阳江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十三五”时期,全市710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村道硬底化。88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成效喜人,全市农村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村庄保洁员配备实现全覆盖。全市累计新建或改造农村公厕1679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

乡村旅游成为阳江旅游的新亮点。2020年,全市连线连片打造15条精品旅游线路。东平镇大澳渔村成功申报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江城区埠场村、阳东区雅韶十八座古村等4个村成功申报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江城区那蓬村成功申报广东文化旅游名村。

2020年11月,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杭州举行,阳江荣膺“幸福宜居之城”称号。

5 保民生

发展成果惠及民众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

教育是民生之基。2020年,全市投入5.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7所、公办幼儿园11所,新增学位1.26万个。大力推进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增加公办学前教育学位3.4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3万个。投入1.8亿元推进“改薄提升”。全力推进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计划今年建成招生。

卫生健康事业关乎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过去一年,阳江成功打赢疫情防控各阶段性战“疫”,实现确诊病例治愈出院率100%和无死亡病例、无院感事件、无扩散病例“三无”目标。医改工作成效进一步巩固,4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实现新突破;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共获得2020年度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立项18个,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成功获评省治未病服务4A等级。

社会保障事业是社会稳定器、民生安全网。2020年,全市累计发放低保金逾31145万元,供养资金逾15840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逾13424万元。此外,全市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608.04万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7亿多元,88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相对贫困人口35940户74914人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就业是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饭碗。过去一年,阳江出台实施2.0版“促进就业九条”“保障企业复产用工15条”等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有力支持劳动者“找到一份好工作”。2020年,全市共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补贴4675.48万元,发放线上适岗培训补贴627.124万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分别为2.53万人、1.31万人、2060人,分别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01.2%、101.1%、103%。

全面小康,不仅要物质的小康,更要精神的小康。2020年12月25日至29日,首届阳江文化艺术博览会成功举办,全市人民分享一场文化盛宴,这是阳江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常态化的一个缩影。阳江积极推动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共评出12个市级非遗项目。阳江青少年运动员在各类、全省比赛中,获得赛13金3银2铜、省级赛21金15银9铜的好成绩。

标签:建设经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