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高质量发展

阳江小房  2020-09-24 10:35

[摘要] 我市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来说,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好的营商环境又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优良的营商环境作支撑。

互联网服务能力在333个地级行政区中名列,开办企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半天内办结,近1000项政务服务实现“指尖通办”,对接广东“税务十条”出台“助企20条”……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我市招商引资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一批批重大项目陆续落户,标志着阳江正阔步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重点突破机制规则实现“软联通”,全力推进投资便利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企业投资兴业热情,吹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总号角。我市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评价标准,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限度地满足企业服务需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依托“数字政府”建设  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曾在春节前往疫情发生地的吴先生正式解除医学隔离观察,通过“粤省事”阳江专版平台获取了全省首张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告知书。这是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被隔离医学观察对象,为企业生产经营解决人员流动问题,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粤商通”和“粤政易”四个平台是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重要成果,分别为群众、企业、政府公务人员三大群体提供服务,实现各类事项“指尖办理”。其中,“粤省事”是我国集成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将分布在各业务部门办理业务量大、受众量广以及群众重点关注的服务事项,整合到统一的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个性化、精准化和一站式“指尖办理”,方便群众办事。“粤省事”阳江专版汇集粤康码、公积金、社保医保、税务等高频民生事项,实名注册达到140多万人,可实现“指尖办理”业务1000多项。

依托政务云平台、大数据中心、电子证照库等基础支撑体系,“粤商通”将涉及企业的政务服务和信息服务集成到移动端,并根据企业在线办事实际需要,设置政策发布、政务服务、政企互动、企业中心4个板块,面向商事主体提供“一站式、免证办、营商通”的便捷服务。“粤商通”阳江专版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服务企业发展,企业可通过平台向对应部门反映诉求,平台根据企业属地和问题归类原则,及时将诉求精准分发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处理。我市已有20个部门进驻平台,处理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日前捷报传来,我市数字化就业供需平台荣获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案例,在全省率先双向打通“粤商通”和“粤省事”平台,实现员工求职“不见面”,企业招聘“不断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企业通过“粤商通”APP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上传求职需求,可在线上完成全部招聘流程,开展“零接触”招聘,有效满足企业用工和求职者的求职需求,提高企业招聘效率,也给求职者带来了丰富多元的就业机会。

为进一步服务企业,我市以“四减一提速”为抓手,搭建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横向连接商事登记部门、公安机关和公章刻制企业、税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快速通道,打通开办企业全流程信息共享链条,实现开办企业各环节,企业开办半天内办结。今年1至8月,全市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7.47%。

深化“放管服”改革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近日,市民林女士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变更手续,仅半就领到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我在网上预约了业务办理时间,把准备好的资料提交给窗口,半个就办完手续了。以前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或者其他业务,要跑很多部门,现在办事效率提高很多。”林女士表示。

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电子证书全面启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百项政务服务进网点”打造智慧政务服务大厅……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最烦最难的领域和环节,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减税降费,优化审批流程,将便利化程度作为企业群众感受改革成果最直接的晴雨表,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我市通过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消除模糊条款,明确兜底性质条款,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促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围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将审批服务延伸到镇(街道)、村(社区),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原则上一次办结。推动“百项政务服务进网点”,将政务服务覆盖阳江市全部市县(区)级行政区域的建设银行网点、智慧柜员机,扩大政务服务窗口和渠道,解决群众办事“一米”问题。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我市先后发布支持复工复产“助企20条”,开发“疫情政策一点通”微信小程序,建立复工企业监测、数据分析应用、产业对接服务等机制,做到及时宣传辅导、及时制发指引、及时了解诉求、及时办理退税退费。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在“银税互动”支持政策框架下,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迫切的资金需求,推出“银税互动一本通”,联合全市13家金融机构推出系列医疗贷、餐企贷等银税互动产品,支持本地小微企业战胜疫情和复工复产。今年季度,全市各类“银税互动”金融产品向守信367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33亿元。

推行商事制度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一盘棋

高约23米的厂房房顶上,6名工人在高空作业架上,等待长臂吊车将长约12米的屋面板运至高空……9月初,阳江维达第二阶段项目进入厂房钢结构搭建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可以进行设备的运行调试。

“阳江市发达便利的港口交通、良好的营商环境都是维达生产基地落户阳江的重要原因。市委市政府、阳江高新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来项目调研,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优化审批流程、协助招聘员工,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和投产运营等方面问题。”维达护理用品(广东)有限公司厂长汤润湛表示。

针对重大项目、企业难点堵点问题,我市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通过开通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登记绿色通道,实行马上办、当场办,提升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办理效能,帮助企业快速以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办理融资。对市辖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公共设施接入全过程所涉及的审批事项,均纳入阳江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协办服务范畴,可申请全程代办、帮办、上门办等定制服务。推行“容缺受理”制度,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非关键性材料缺少或存在瑕疵、需补正时,经过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后,允许先行受理并进入审核程序,待材料补正后及时出具办理结果,减少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时间成本。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局在全市范围内对市级以下政府部门实施且不涉及调整适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有关规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将11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改革范围,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创业堵点、难点问题。

突出惠企便民  激发企业投资兴业热情

今年5月15日,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五金刀剪产业发展座谈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焦兰生,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湛滨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等10多个部门负责人,与22位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摆问题、谈思路、想对策。

“我们面对面交流,就是想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会在产业扶持、资金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大的支持力度,让企业站得更稳、走得更远”……焦兰生坦诚务实的话语,释放出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强烈信号,提振了政企齐心协力化危为机推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信心。

“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很多企业不断练强内功增强发展动力,加强线上营销、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在疫情大考中找到了新的增长机会。”广东拓必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锋说。

惠企便民,我市将推出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深化“全城通办”“指尖办”和“四免”等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推动年内1000个事项实现“四免”,落地实施不少于100件“一件事”、50个跨区域通办事项、10个“秒批”事项,全力塑造“数字政府”建设的“阳江样本”。

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深化开办企业便利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深入推行容缺受理登记、首办责任制,加强开办企业专窗建设,加大“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应用推广,推行“一站式”服务, 实现开办企业再提速。推进以“多证合一”为重点的商事制度改革, 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解决企业简易注销存在的难点问题,扩大简易注销政策受惠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现商事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协同推进,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同时,以“四减一提速”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产品、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压减审批环节。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实体窗口登记与全程电子化平台融合发展,大力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许可、全程无纸化登记许可以及电子证照,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力促政务服务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建设。

数说亮点

目前,“粤省事”阳江专版实名注册人数超过140万,可办理事项1000多项,访问总量近3亿;“粤商通”阳江专版可办理事项600多项;通过搭建数字化就业供需平台,已有200多家企业通过“粤商通”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有10000多名求职者通过“粤省事”投递简历求职。

标签:建设项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