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 探索市郊建设养老小镇

解放日报  2016-03-16 09:12

[摘要] 如今,独生子女一代已渐成家庭主力,出现了一对年轻夫妇要照顾多个老年家庭的局面。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这一现象只会愈发严峻。寻找一条既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又能有效降低子女照顾负担的途径,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

如今,独生子女一代已渐成家庭主力,出现了一对年轻夫妇要照顾多个老年家庭的局面。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这一现象只会愈发严峻。寻找一条既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又能有效降低子女照顾负担的途径,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

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提出,能否探索在城市郊区建设养老小镇,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整合起来,“这样做既降低养老成本,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通过调研,沈志刚注意到,上海的很多老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老人,思想都较为开放,他们不一定要和孩子同住,但大都不愿住在养老院里,与一群素不相识、不同层次的人一起生活,“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希望能与三五知己、朋友同事一起养老”。同时,这批追求生活质量的老人,往往有着较为稳定的退休收入,在工作时单位分了住房,即便房子比较小,但设备齐全,处在市中心,交通十分方便。

沈志刚建议,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将老年人的房屋置换出来,吸引老年人结伴来到市郊养老小镇居家养老。

实现途径可以是,政府在郊区乡镇周边统一规划建设一批养老小镇,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之后,根据不同老年人所居住的小区,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政府主要负责配套养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之后培育引进社会机构、社会组织提供各种服务”。

至于如何在养老领域引入社会组织,也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沈志刚认为,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政府部门也要在多个方面对小镇养老予以支持与保障,比如加大对为老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扶持和支持力度。政府财政预算也应将养老服务所需经费,作为财政预算的优先内容。

目前,上海已基本形成了“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在家居住;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实行机构养老。沈志刚提议,未来发达地区应努力实现“801505”的目标,使15%的老年人能够实现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5%的老年人可以实现机构养老,“在市郊建养老小镇,也是实现途径之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