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观点:中国建筑资产规模全球第一意味着什么?

观察家  2015-10-30 09:22

[摘要] 中国有很多世界第一,或许你数都数不过来,近我们又多了一个世界第一头衔:建筑资产规模。

中国有很多世界,或许你数都数不过来,近我们又多了一个世界头衔:建筑资产规模。

据荷兰建筑咨询公司(Arcadis)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的建筑资产规模为4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其实早在2012年我国建筑资产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位。

简单的说,建筑资产规模统计就是对住宅购物中心、机场、学校、道路、轨道交通及其他设施的规模计算。而我国近年来激进发展的房地产行业或许正是建筑规模扩大的内因。

以成都商业地产市场为例,在短短几年的时间,成都商业地产保有量位居首列,截至2015年4月,成都购物中心总体量超700万方,导致大量商业项目招商难,运维搁浅,写字楼市场更是一片哀鸿,租金市场逐年月走低,大量闲置的办公资源浪费,成都高新区作为商务办公的核心区域空置率现象已很严重。

商业地产领域的酒店行业,传统零售行业,也同样出现了供应过剩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受灾为严重的还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

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建筑资产过剩的情况为明显,空置率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表示,目前中国楼市的首要问题是空置率太高,空置面积达10亿平方米,大量三四线城市出现无人居住的“鬼城”便是好的佐证。

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大量人口迁移到大城市,三四线城市庞大的建筑资产规模难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同时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开发项目所消耗的银行贷款快速增长,大量的楼盘集中入市,开发商之间恶性竞争,本质上其实是对资源的浪费。

同时,激进的开发模式在产品设计、项目打造上缺乏创新,大量同质化的产品进入市场,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被征用,原本可以用来创造更多价值的土地资源资也牺牲掉了。从而带来的房价泡沫、空置泡沫、投资泡沫一旦破灭严重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该报告称,按照现在的发展规模,到2025年,中国建筑资产规模将达到惊人的97万亿美元。

随着房地产市场投资热潮的退烧,三四线城市高库存建筑资产规模已经令政府头痛,在此背景下,不少三四线小城市开始在政策上花功夫,拯救前期激进的开发模式带来的麻烦。四川达州市已全面推行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峨眉山市买新房每平米财政将补贴200元,就连巴中市一个小县城通江,政府也开始买房补贴了,而这只是过剩供应出现问题的一角,不难想象三四线城市建筑规模供应量之大。

笔者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应该脱离市场的需求而独立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应对市场的需求来良性开发,同时政府在规划建筑用地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长期的发展,前期做好相关的市场预判与风险把控,虽然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疯狂的基础设施投资“热”烧过了头,带来的后遗症却无法愈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